本文转自:人民日报客户端

张蕾 庞思思

2月17日,弘扬中华文化· 争做时代青年——粤港澳·中建青年汉服文化交流活动在著名侨乡江门举行。本次活动主题为“弘扬中华文化·争做时代青年”。活动创新创造活动开展形式方法,通过“汉服文化青年论坛”“汉服深度体验”“非遗手作体验”“古建筑群研学”“古镇沉浸式剧本杀”等环节,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魅力新时代风采,更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再挖掘和再诠释。

澳门江门青年会副理事长冯伟杰在致辞中表示,本次活动形式新颖,希望通过此次活动,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群体“以文化会友”,助力打造湾区文化交流的新平台,有效促进湾区内青少年的交流。共同为增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一代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、归属感贡献力量。

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江门分公司党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、工会主席在致辞中表示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,也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,中央企业更应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,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,用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涵养企业精神,培育现代企业文化。

本次汉服文化交流活动“大咖”云集,是一场别出心裁、高规格高水平的文化交流“盛宴”。多名澳门青年国际艺术文化协会、国风雅集香港汉服文化协会成员带来的六朝“复原妆造”汉服文化走秀,极具艺术观赏性与传统文化魅力,具有很强的中华文化历史底蕴。此外,汉服推广大使穿上不同朝代服饰向现场观众做礼仪展示,由汉服文化传播大使进行相关历史及文化背景解说,更进一步加深了青年嘉宾对汉服文化的理解。

“身穿汉服时,可以很好地与各种中华文化活动进行融合,以汉服为载体,我深深体验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,也有了非常强烈的民族认同感。”在传统文化交流环节,中建四局青年职工在澳门同袍的帮助下进行汉服体验,并分享了汉服文化带给自己的感受。

在互动中,参加活动的粤港澳青年纷纷表示,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是港澳同胞与大陆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,此次活动创新交流内容与形式,进一步促进了粤港澳同胞的心灵契合,青年同胞们在大湾区发展浪潮中,也增强了文化认同、血脉认知与文化自信。

时至今日,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,中华建筑仍熠熠生辉、绽放光彩。本次活动的举办地点赤坎古镇作为岭南建筑文化的重要体现,拥有600多座骑楼,是全国规模最大、界面最连续、保存最完整的侨乡骑楼建筑群。近年来,广东江门赤坎古镇建筑经过修缮,再现百年风华,也成为了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新载体。

活动中,粤港澳青年同胞携手,通过在历史建筑中游学,感受岭南建筑文化的魅力,在实践中深入思考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和谐融汇,探索建筑地域性、文化性和时代性的和谐统一。

此外,活动现场还设置了“香囊制作”“传统灯笼制作”“扇面书法”等非遗文化体验摊位,进一步增强了本次活动的趣味性和文化内涵,深受粤港澳三地青年喜爱。

据了解,在本次活动当中,来自侨乡多家企事业单位的80余名优秀青年“甜蜜互动”,在饱食“中华传统文化大餐”的同时,还通过参与沉浸式汉服体验、非遗手作体验、岭南建筑文化研学等环节,加深了彼此了解,更增进了友谊。